为什么有些人对狗比对父母好?
发表日期:2018-01-10 文章编辑:bjhjhy2015gly
浏览次数:
为什么有些人对狗比对父母好?
有一部分人,很热心对小狗的饲养。有时候他们对狗的感情超出了多数人的理解。不可否认,对狗轻易动感情的人,情感一般是丰富的。他们中的有些人为了心爱的狗事业,置家庭或者亲人而不顾。
我有时候会在心里问:对狗这么好,他们对身边的人应该也不错吧。可实际情况并不全是这样的。(前两天微博爆料重庆有位遛狗的男人跟一位老伯因狗产生冲突,并说孩子没有狗重要。)有些人投入到狗身上的狗粮、玩具、健康等方面的费用与精力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这些人对狗好过父母呢?
答案不一而足,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爱狗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各说各的理由。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对一事物倾注了自己全部感情,这件事一定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欲望,这个欲望是其当下最需要而且不能被轻易替代的。
狗能满足人们很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对主人很忠诚,能听懂主人的某些指令,无论主人对其诉说什么都会默默看着主人——最少不会顶嘴。
而在现实社会中,虽然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但总会投入个人的期望与态度,跟子女的矛盾与冲突总是不可避免。
在网络发展的今天,孤独感是笼罩在繁忙的年青人身上不可挥去的阴影,特别是对远离家人、情感挫折的人来说,更是有感情寄托或陪伴的需求。而有个狗在身边,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伙伴——因为它们不会反驳主人,又不会轻易离开主人,甚至聪明的狗能够看到主人不高兴而想办法哄主人开心。
总起来说,对关注、对认同、对尊重的强烈需求,是其他人包括自己父母不能满足的,这就导致有些人对狗比对父母好的主要原因。因为跟狗在一起满足了他们对这方面的需求。甚至有些爱狗者本身并不怎么爱狗,而是通过爱狗这件事获得周围人的称赞与关注。
我们每个人从内心里会希望获得其他人的重视,如果现实中这个欲望难以获得满足,就会投射到宠物上来。
【以下内容纯属网页广告,与论述无关。】
PS:比如我与阿力就很难对狗产生喜爱,因为我们的内心获得别人的尊重是通过软件开发来体现的,特别是当前在做的3D心理沙盘(虚拟心理沙盘),已经体现出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我们只需要全力将3D心理沙盘(虚拟心理沙盘)做好就可以。通过3D心理沙盘(虚拟心理沙盘)我们能获得来自同行、同事、家人的关注与认同。3D心理沙盘(虚拟心理沙盘)是我们的兴趣所在,它能让我们在心理设备领域获得认同。所以,人的内心一旦获得某种寄托,自然体现出自己的欲望而这个欲望是其他东西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取代的,3D心理沙盘(虚拟心理沙盘)之与我,狗之与爱狗人士,都是类似的。
那些爱狗人生如果能够喜欢上其他东西,特别是自己从事的事业,比如跟我们一起来做3D心理沙盘(虚拟心理沙盘),就会从跟狗这段感情上解脱出来。
上一篇:3D心理沙盘跟3D数字手套结合后是否就可以取代实体心理沙盘了?http://www.hjhykj.com/a/xinwendongtai/2018/0109/260.html
文章来源:心理测验管理软件、音乐放松椅有疑问请联系本站管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