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化、动态化的心理报告才是专业的
发表日期:2017-12-18 文章编辑:bjhjhy2015gly
浏览次数:
模板化、动态化的心理报告才是专业的
最近在考虑心理测评报告的格式到底怎样才算专业。考虑这个问题,一是开发遇到这样的问题,二是也遇到同行问我们心理管理云系统专业性体现在哪里。
如果按照以前桌面版的心理测试/测评系统的思路,心理报告只要包含用户信息、因子信息、结果分析、解释与建议就算是可以了。不同公司的心理软件在这几个关键点差别主要是美工方面的。
现在如果按照桌面版心理测试/测评系统来进行设置,可能已经不合适了。
因为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出现,以前软件开发的思路,目前必须更改为新的客户搜索与审美习惯,才能符合要求。
移动互联网通俗一点说就是手机在线。那么在手机推送、搜索、阅览方面,开发工程师必须具备这一思路。所以心理报告要与手机使用习惯对应起来。
我们都知道手机屏幕比PC电脑要窄多了,所以在浏览页面有自己独特的格式要求。心理报告要适应手机的这一特点。
大数据已经成为IT业内新的潮流,心理测试/测评软件在开发的时候也都向着云思路发展。那么在大数据要求下,心理云系统展现的心理报告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是合适的,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心理报告的精确性与丰富性有了数据保障,只要需要,我们都可以将其展现在心理报告上。
但是如果一款心理软件不考虑简介而只考虑丰富,就失去了心理软件的专业性。调侃来说做软件研发的人不是心理专业的人,因为他连用户的心理都搞不清楚。
其次,心理报告的专业性还要考虑终端用户是谁,也就是根据使用者不同可以推送出不同格式的心理报告。这个对开发人员有难度,但是一定不是技术的难度。
具体实现起来就是设置不同的后台模板,根据使用者情况进行绑定。因为用心理测试/测评系统的不同用户,基于行业的需求,是有不一样的个性化要求,比如学校客户,给学生的报告跟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就不完全一样,至于特殊行业(如司法与军警)他们的报告可能跟学校又不一样,更不要说医疗行业。
有一些心理科班出身的人,一直觉得心理报告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撰写,也就是不能有固定的格式。我觉得他们的思路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代码的优美与强大,还是太不专业。信息化便捷发展的今天,我们如果不能解决报告模板化的问题,只能说明专业基础不扎实。这不是这些心理科班出身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心理学科设置的问题:心理专业的人多数欠缺信息技术。
从软件开发角度,没有固定格式也是格式。
如果心理专业的人懂点开发或者开发人员懂心理学,这种问题就不会提出来。
新形势下心理报告怎样设计才符合要求?那就是兼顾手机屏幕的前提下模板化设计、动态化推送。这样的心理管理云系统才是符合专业化要求的。
上一篇:虚拟心理沙盘的专业性是基于读书打下的根基http://www.hjhykj.com/a/xinwendongtai/2017/1215/234.html
文章来源:心理测验管理软件、音乐放松椅有疑问请联系本站管理谢谢合作!